7月14日,“2023全国西游记文化嘉年华”开幕式暨“西游丝路·千年对话”文化研讨会在甘肃省张掖市隆重举行。湖北省武穴匡山西游记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吴学书、湖北通天河景区副总经理邱汉华受邀出席会议,并代表武穴市参加全国西游研学产品合作签约仪式。
(开幕式现场)
活动现场,湖北省通天河景区等11家单位获批设立“全国西游文化研学基地”。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总顾问张柏将镌刻着“全国西游文化研学基地”的金色匾牌颁发给武穴市参会代表。至此,“全国西游文化研学基地”这一国家级文化品牌花落武穴,也为武穴打造全国文化旅游名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国西游文化研学基地”匾牌颁发现场)
武穴历史文化悠久,资源禀赋丰厚,北部匡山被誉为“《西游记》成书背景地”。《西游记》成书于明朝湖北蕲州荆王府,发源于武穴匡山,是全国众多西游记专家学者得出的结论。珍贵的西游文化资源,让武穴成为独具特色的“中国西游文化传承地”。多年来,“匡山西游”文化研究得到武穴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将“《西游记》成书背景地”“西游故事原型地”作为武穴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文化品牌广泛宣传推介。
(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秘书长蒋回源与匡山西游记研究会代表合影)
2013年12月,武穴成立了“匡山西游记文化研究会”并在研究发掘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果,先后在匡山地区发掘了与《西游记》著作中的山名、水名、地名、村名、桥名、洞名等相吻合的原型景点300多处,民间传说90多个,在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中国中医药报、淮海工学院学报、全国西游记文化论坛、湖北日报等国内外媒体营造了良好的舆论宣传氛围。2014年5月,湖北卫视实地拍摄《揭秘匡山西游》专题片。2015年5月,中国邮政集团在匡山景区举行《<西游记>(一)特种邮票》首发式。系列宣传推介活动,极大地提升了武穴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了“匡山西游”从“久藏深闺无人识”到“家喻户晓人人知”的效应。
十年间,匡山西游记研究会成为武穴联络全国西游记学术界的重要平台,著名西游记专家蔡铁鹰、竺洪波、徐习军、刘怀玉等专家学者纷至沓来。2014年12月,武穴召开匡山文化研讨会,20位全国专家学者齐聚匡山论证“西游记成书背景地”。2016年元月,《匡山西游记文化专辑》集结出版。2017年3月,12版《西游记》导演张纪中慕名考察匡山通天河景区。2018年6月,武穴派代表出席江苏淮安“全国西游记高峰论坛”。2019年4月,武穴匡山“民间大圣习俗”入选国家重点社科成果《﹤西游记﹥成书的田野考察报告》一书。持续的学术研究,为推动武穴文旅产业发展注入了文化内核、树立了品牌形象。
(通天河景区正门)
(深受游客喜爱的“水上飞人”)
(游客码头)
擦亮“金字招牌”,拓宽发展新路。今年5月,武穴市出台《关于推进品牌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其中“匡山西游品牌攻坚实施方案”提出,以通天河—龙门冲—仙人湖等景区为核心,充分依托丰富的西游记文化资源,精心谋划西游主题文化旅游区,将 “匡山西游”品牌作为武穴全域旅游发展的带动点、支撑点、闪光点,使独有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武穴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内生动力和增长极,让青山绿水成为富裕一方百姓的“金山银山”。
通讯员丨朱志勇 朱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