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全国都在咽喉炎吗”
和“二阳”相关话题
屡屡冲上微博热搜
有报道称部分城市
三甲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人数上升
“二阳”病例是否增多?
再感染风险有多大?
新冠疫情会大幅回升吗?
如何做好科学防护?
......
关于以上热点问题
一起来看看专家的解读
出现大规模疫情可能性不大
国内还会出现大规模疫情吗?据央视报道,专家研判认为,由于人群接种疫苗和新冠病毒感染后的免疫力存在随时间衰减的客观规律,全国疫情在今年4月上旬达到2022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但近期开始又出现缓慢上升的情况。专家表示,这种变化趋势符合预期,也与全球奥密克戎病毒株波动流行的规律相似。
目前,各地在院重症病例数均未出现大幅增加,医疗机构的正常诊疗秩序也未受到影响。专家表示,新冠病毒感染出现大幅回升的可能性比较低,对社会运行不会造成明显冲击。
“二阳”的风险高吗?
据北京日报报道,北京市疾控中心日前发布疫情周报,2023年第17周(4月24日至30日)以来,新冠感染连续两周超越流感,重返法定传染病病种排名第一。
“二阳”症状会轻一些吗?
不少人在网上晒出显示阳性的抗原,称“二阳”后仍出现鼻塞、咳嗽、味觉消失等情况,但比第一次症状要轻。
“二阳”了需要医疗干预吗?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表示,脆弱人群如65岁以上尤其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肝肾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病患者,或者患有血液病、淋巴瘤等疾病的人群,容易二次感染,感染后容易重症化。
咽喉痛就是感染新冠了吗?
“五一”假期过后,有网友发帖称自己出现喉咙肿痛,担心是不是“二阳”了。那么,咽喉痛是否与新冠有关?如何区分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称,上呼吸道和咽喉是人体的门户,不论是流感病毒还是新冠病毒,或是细菌感染,都可能导致咽喉肿痛。应注意鉴别,区别对待,对症规范治疗。
来源/北京日报、央视新闻、澎湃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