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踔厉奋发迎盛会,勇毅前行向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武穴市融媒体中心推出《武穴 喜迎二十大 看非凡十年》专栏,展示全市各个领域的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折射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大家一起感悟十年非凡巨变,凝聚冲刺百强磅礴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余川镇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争创“全国两山理论实践示范镇、湖北省旅游名镇、黄冈乡村振兴样板镇”目标,以打造农业强镇、旅游名镇、生态美镇为发展定位,围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攻坚克难,担当作为,各项工作成绩斐然。
走进余川镇王冲村,一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很难想象在十年前,这里还是房屋破落、集体负债累累的贫困山村,“穷山沟,出门肩挑背驮。一人几升田地,没什么收入,大部分青年出去务工了。”提起十年前的苦,村民们记忆犹新。而如今,他们迎来了乡村振兴的幸福图景,今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将突破30万元。
2014年来,王冲村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契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与通天河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洽谈合作,联合开发了总投资3亿元的集生态旅游观光、商务度假、趣味娱乐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企业的入驻也为王冲村村民创造了优先就业的机会。
我原来在外打工十几年,看到村里建设这么好,我就回来了,开了一个快餐店和副食店,旅游旺季搞活动时,每天毛收入达千元。
通天河景区开发有六七年了,农户都跟着得到了收益,我们在公司上班,每月有两千多元工资。
今年五一,我们景区举办活动,从王冲村招收了50多名村民协助管理安全、卫生等工作,共发放工资62000余元。
自从搭上旅游“快车”,王冲村的发展一路高歌猛进,短短几年时间,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如今,每年来王冲村的游客超23万人次,带动周边近100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通过招商引资,建设旅游景区,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我们王冲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旺季时,老百姓摆摊、农家乐每天收入都过千元,原来人人出王冲,现在人人想回王冲。
龟山村位于余川镇西南部,仙人湖环湖公路旁,辖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35户1611人,其中移民人口866人。十年来,在经过“美丽乡村、”“四小园”、“共同缔造”等一系列建设后,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土路变成水泥路,现在还建成了柏油路,房前屋后的绿化搞的又好。感觉家乡日子过的很舒适,很幸福。
乡村振兴,产业为要。龟山村通过大力发展花卉苗木种植,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引导农民入股、流转土地、务工参与生产增加收入,每年为村里带来收入19万余元,带动脱贫户20户参与就业。龟山村还流转土地200余亩,打造有机生态农业采摘园,预计明年对外开放采摘,聘请当地人务工,也从根本上提高了农民收入,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动力。
基地要修剪、除草、除虫、整枝,都是龟山村村民前来务工,每天高峰时有七、八个人,男工人80元钱一天,女工人70元钱一天。
我现在在村里做保洁环保和园林务工,生活稳定,日子越来越好。
近年来,我村积极实施垸场整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16年开始至今,全村所有垸场面貌焕然一新,垸垸建有停车场、小广场、口袋式公园、公厕。2019年,被列为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如今,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并成为全省文明村。
绿色映底蕴,山水见初心。这十年,余川镇镇域经济稳中求进,顺利实现全面脱贫,镇村面貌大幅提升,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十年来,余川镇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做活山水地貌文章,重点推出了一批生态旅游、康养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游和美丽乡村游等特色文化旅游精品,为余川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据统计,2012年以来,余川镇累计接待游客2千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亿元,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1.2万人次。
十年巨变,砥砺奋进。余川镇将主动对标对表,强化绿色担当,紧紧围绕“争创鄂东地区康养名镇、西游文化旅游特色镇、农耕研学体验镇、共同缔造实践示范镇”目标定位,突出文旅融合,打造重要旅游体验区;突出强农兴农,打造优质农产品供保区;突出治山理水,打造绿色生态涵养区;突出共同缔造,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为冲刺全国百强县市,打造循环经济千亿园区,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市贡献余川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