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长江云平台账号

喜讯!我市一乡镇上榜

日前,湖北省交通运输厅通报了全省13个2020年度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50个2020年度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名单,我市大法寺镇榜上有名。

黄冈市武穴市大法寺镇

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89.04公里

构建了“三横四纵”的交通动脉

基本形成了以省道、县道为骨架

以乡道为支线

以村道为脉络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

实现了与国省、县干线

以及市区道路的有效对接互通

大法寺的美不仅仅体现在环境舒适,村庄宜居,交通之 “美”也是应有之意。

2018年来以来,在武穴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交通局的大力支持下,大法寺镇坚持“高标准建设、快速度推进、新机制管养、一体化运营”工作思路,抢抓“四好农村路”建设机遇,打造精品工程,建设民心工程,激活了农村资源,传承了红色精神,促进了产业发展,助推了乡村振兴,取得了显著成效。

▲铺筑富民幸福路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大法寺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麻阳高速穿镇而过并设有服务区,郑席线贯穿南北,石马线、梅马线贯穿东西,武新线、环湖路、泉湖路相连相通,境内通村通垸公路四通八达,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89.04公里,构建了“三横四纵”的交通动脉,基本形成了以省道、县道为骨架、以乡道为支线、以村道为脉络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实现了与国省、县干线以及市区道路的有效对接互通。

▲老郑席线(乡道)提档升级

如今,随着一条条“四好农村路”的建成,串点连线、连线成面,不仅新增了一道道靓丽风景,而且让大法寺乡村更美了,名气更大了,游客更多了,群众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幸福感、获得感节节攀升。

建好农村路,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领导重视高位推进

抢抓建设美丽农村路的“窗口期”,坚持把“四好农村路”建设纳入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高位强力推进。

▲规范施工,严把质量关

凝聚合力统筹推进

突出党委领导,强化督办落实,提高建设效率,包片、包村、包路段强有力的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建立重点线路领导抓、村级道路协同抓、部门联动共同抓的工作机制,对重点工作、难点瓶颈一项一项抓落地,建设成效显著、成果丰硕。

▲高效推进窄路面加宽

对标提质整镇推进

按照 “联村、联景、联心”的思路,融合油菜花海、特色产业、美丽乡村等要素,改扩建产业路、扶贫路、致富路88公里,沥青混凝土路面68公里,同步配套安防、排水、绿化等附属设施,畅通了农村公路的毛细血管,镇村道路通畅率达100%,有效服务红色旅游、油菜花海观景节等文旅产业发展,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

▲各村“比学赶超”掀起道路刷黑热潮

管好农村路,巩固公路建设成果

宣传氛围浓

抓宣传、促共鸣,全域打造“路文化”,利用公路建设热潮,掀起群众参与的管养高潮,营造出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管好农村路氛围。

管理机制强

建立了乡村公路管理“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制度,推行了三级路长制,定人、定责、定路段,确保建好一条、管好一条、群众满意一条。

▲路净、水洁、景美、人心畅的“四好农村路”

环境整治“常”

融合美丽乡村建设,常态化开展路域环境整治,净化美化路容路貌,打造一步一美、一路一景的特色农村路。

路产路权严

充分运用村级视频监控,组织公安交警、路政、运管、养路段等部门经常性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三超”等违法行为,实现路产路权保护常态化。

护好农村路,确保道路“畅、安、舒、美”

突出“养”

组建“三员合一”( 养护员、保洁员、护林员)农村“三员”队伍,畅通“组-村-镇-市”报告渠道,精准养护农村路。

聚焦“查”

成立大法寺镇农村公路养管办,建立镇村两级规范的农村公路管养巡查、考核制度,严格落实养管工作要求,养管办定时定期巡查抽检,各级路长巡查督导形成联动合力,发现问题立行立改。

落实“考”

推行“季考、年考”机制,组织对村级农村道路养管考核、养护员考核,奖惩兑现,有效保障农村路管养全覆盖、责任不落空。

运营好农村路,筑梦“四好”惠民生

充分利用本地客运资源,加强与客运公司对接,完善运输网络体系,大力推进客运站达标升级、农村候车点覆盖项目。探索循环发班、定时发班、电话约租、周末班车混合型运营模式,实现城乡公交互联互通、无缝对接,助推群众“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

示范线路美如画,示范村里竞出彩

在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镇创建实施当中,大法寺镇坚持规划先行,示范引领,谋划交通大格局,打造了油菜花海景观路、红色旅游路、大张线等一系列精品工程、民心工程,涌现出梅均、八峰、双庙村等一批有特色、有亮点、管养有力的“四好农村路”示范村,绘就出一幅幅美丽公路新画卷。

▲大张线         

▲红色旅游路

▲油菜花海景观路

▲梅均村公路驿站

▲八峰村实时监控“四好农村路”

  疫情尚未结束  防疫不可松懈  


黄冈来源丨黄冈交通


鄂ICP备18025580号-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