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长江云平台账号

【乡村振兴】湖北武穴:路好 群众的日子就更好

7月30日,湖北省武穴市余川镇山药小镇连接线路段,几台施工机械冒雨抢修约2公里的破损路面,为下一步的全线路面刷黑作准备。今年以来,该市按照“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的总目标,以实施补短板、强管养、提服务、保安全为重点,大力构建路网结构优化、管理规范有效、养护精细及时、运行安全便捷、路域环境优美的农村公路网络。

武穴市以打造52条115.9公里农村公路示范线为重点,完成公路破损路面修补13公里、5.8万平方(含绕示范线的干线公路),补植树木6800多株,同时按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结合当地的历史、人文及旅游特点,不断完善公路沿线绿化景观及驿站等服务设施,提升农村公路运行体验。共增设路域文化牌68块、文化墙15块,正在对农村公路全线脏乱问题进行彻底整治。

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服务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先行支撑。“十三五”以来,武穴市累计投入6.8亿元,拓宽农村公路594公里,修复路面204公里,铺设混凝土沥青116公里,完成安防工程836公里,新改建危桥25座,打造了仙人湖环湖路、荆梅湖旅游路、大法寺红色旅游路、大法寺油菜花海景观路等一批美丽乡村示范线。

今年,武穴市仙人湖环湖路入围交通运输部“全国最美丽农村公路”微博评选“二十强”。

武穴市以示范线建设为着力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域争创“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加速推动花桥镇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该市进一步提档升级现有的仙人湖环湖路示范线、大法寺镇旅游路示范线,做实做精一批公路驿站、小景点、便民服务点和交通公厕等配套设施,加快完成农村危桥改造,让农村公路真正成为乡村的风景线、产业带、文化园、旅游点。

武穴市委书记胡昊介绍,“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创建给武穴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契机,坚持干中求助,逐条推动“四好农村路”示范线路的路域环境整治、配套设施提升、绿化美化升级、路域文化营造、管理机制完善,着力构建生态优美、路景相融的美丽农村路,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交通保障。

提标提档,做优公路品质。武穴市实行规划先行、标准上靠、监管下沉。将农村公路与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紧密结合,打造成为区域经济、生态特色、文明文化整合发展的重要平台,全市建成各具特色的公路驿站25个、休闲站亭38座、交通公厕28座、观光小景点15处,便民服务点34处,让农村公路成为乡村的风景线、产业带、文化园、旅游点。

武穴市推行县(市)、镇(街道)、村组三级路长制,明确每条公路的分路长,形成市有路政员、镇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管理体制。公路养护,县道由农村公路局实行专业化养护,乡道、村道实行专业养护、农户承包养护和农村公益性岗位人员养护相结合,确保有路必养、有路必畅。

“四好农村路”串起了村庄、连起了景区、兴起了产业,形成了“以路美村、以路兴业、以路富民”的发展新格局。武穴市大法寺镇围绕上桂村“休闲乡村”、大屋雷村“文明乡村”,打造“油菜花海”景观路,唱响“春来武穴看花海”旅游品牌;围绕“崇山口会战”、“乞丐县长”张凤林烈士墓、花桥兰杰红十五军策源地,实施红色旅游路建设,丰富全域旅游内涵;打造的梅川铜鼓、石佛寺冯秀、余川王冲等公路示范点,让“乡村变景区”;打造的余川仙人湖示范线、横百线,让山药、蜜柚、苗木、荷花等特色产业得到连片开发。

一条条农村路让山不再高,让旅途不再漫长,让游子记住乡愁,让百姓鼓起钱袋子,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节节攀升。

通讯员:郭占军 张银俊 李志华


鄂ICP备18025580号-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