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皖苏区时就开展了巡视工作,并将巡视工作制度化,明确规定了巡视员应具备的条件、职责,以及巡视的时间、任务,并要求每次巡视完后写出巡视报告。”4月6日,花桥红廉馆讲解员向参观的党员群众解说。
花桥镇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依托将军故里蓝杰村丰富的红色资源,将红色文化与廉政文化有机融合,为打造清廉花桥注入源头活水。
该镇投入42万元,在蓝侨将军故居建设“红廉馆”。红廉馆不仅介绍了花桥镇7位将军的生平事迹、红十五军策源、整编、正式成立的详细过程;还涵盖了建党初期的鄂豫皖苏区、建国初期、改革开放后、十八大以来四个时期党的廉政建设、打虎拍蝇历程。整个“红廉馆”以崭新的视角重温党的历史,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使前来参观的党员干部群众深受教育。
“通过参观花桥‘红廉馆’,我从蕴意深刻的蓝杰红色廉政文化中感受到了花桥儿女在革命战争年代廉洁无私、舍生往死、英勇奋斗的先进事迹,汲取了奋斗的动力,找到了前进的方向。”花桥镇刘六西村党支部书记刘艳中参观花桥红廉馆时满怀深情的说道。
“当时我们蓝杰村有150多名热血青年参加赤卫队、游击队,配合秋收起义、南昌起义、黄麻暴动,在战斗中蓝杰村有30多人壮烈牺牲,红色精神不能忘。”兰杰村党支部书记兰汉刚对走进参红廉馆的参观者动情地讲解。
据悉,清明节期间,武穴市花桥镇“红廉馆”共接待党员干部、学生、群众4000余人,成为党史学习教育和廉政教育的生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