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打五九尾,人勤春来早。”2月3日一早,武穴市余川镇徐冲村百姓舞台前,有一群忙碌的“红马甲”,有的在讲解扶贫政策、防疫知识、山药种植技术,有的在义诊,有的在给群众拍摄全家福、写春联,还有的在分发米油等慰问物资……
这是武穴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温暖祝福送徐冲”的一个热闹场景。活动现场,徐大爷拿过赠送的春联乐呵呵地说:“这字写得好,今天立春,我要拿回去贴上,今后的日子会和这春联写的一样红红火火。”
近年来,武穴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坚持需求导向、坚持资源整合、坚持实践育人”为思路,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深入细致地服务群众,深受群众喜爱。坚持需求导向,组建志愿服务队伍。独居老人看病不方便、想了解《民法典》相关知识、孩子放假家里没人辅导作业……为解决群众的这些需求,武穴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立了卫生健康、法律咨询等专业志愿服务队,送义诊、送法律、送家教。志愿服务总队下设13+N支队,“13”是13支专业志愿服务队;“N”即其他各市直单位、社会组织和各镇(街道)、各村(社区)分别组建的志愿服务队。目前,武穴市招募志愿者9.6余人,建立志愿者队伍588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000余次,“志愿红”遍布大街小巷。
坚持资源整合,打造文明实践阵地。武穴市大法寺镇八峰村党支书李冬生说:“我们村以往农忙一过,村民们都靠打牌消磨时光,现在我们利用文化礼堂开展法律培训、道德讲堂、文体活动。”积极引导乡村祠堂转化为文化礼堂,赋予祠堂新功能,将乡村祠堂打造成政策宣讲堂、乡风文明道德讲堂、和谐乡村议事堂。还整合乡村学校少年宫、农家书屋等场所,建立教育服务平台;整合文化馆、图书馆、镇(街道)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百姓舞台等场所,建立文化服务平台;整合市民广场、体育馆、农村健身广场等场所,建立健身体育服务平台。
坚持实践育人,实现理论实践结合。“理论知识接地气,农业知识有作用,这样的活动应该天天有!”在佛手山药种植技术培训现场,家住武穴市芦河畈的山药种植户刘大叔说。这是武穴市持续开展理论宣讲与技能传授的一个成果,同时结合基层党建、文明村镇创建、美丽乡村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等工作,组建农科志愿服务队进村入户,点对点、面对面地宣讲。截至目前,该市百姓宣讲队宣讲317场(次),受众21602人。
武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蔡军说:“下一步,武穴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聚焦群众需求、突出效果导向,通过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发挥实践中心建设的最大实效,提升群众幸福感。”
END
来源 | 湖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