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激发爱国热情是文化自信的精髓,图书是传统文化的工具。现在从农村到城市,60岁以上的老人为数不少,平时多数都在打牌,看书的极少。为此,市政协委员刘松青等在政协武穴市第八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村级图书室建设的建议》的提案。该提案被市政协列为2020年100号提案,由市文化和旅游局办理。
市政协委员 刘松青:建议建好建齐图书室,配齐各个年龄层喜欢阅读的书籍;管好图书室,村每天安排一名值班干部监管这项工作, 同时,在村两委的精心组织下,定期地开展一些读书竞赛活动。“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就是建好农村图书室的重要意义。
接到《建议》后,市文化和旅游局局党组高度重视,成立办理专班,调查核实农村文化及村级图书室的建设和管理情况,研究制订解决问题方案,大力推进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图书网络设施建设。目前,全市341个行政村(社区),已建农家书屋326家 ,使市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农家书屋的书。
市民 游白杨:我们小区看书氛围非常好,不时就开展读书会活动,老党员带领我们一起看书讲解,作名一名居民,足不出户,在小区里就可以看到这么多优秀书藉,感到非常充实,非常开心。
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 李战武:为了扎实推进农村文化,满足农民文化需求,每年向各农家书屋添置图书近两仟余元,现每家农家书屋藏书量达2000余册。并配备了341名文化员,每年给予1000元的劳务补贴。农家书屋充分发挥了图书的功能作用,促进了全民阅读活动开展,提高了农民阅读意识。
记者: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