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关系千家万户基本生活保障,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危旧住房改造到棚户区改造,从廉租房到公租房,武穴市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住房保障能力持续增强。住房困难群众实现了“住有所居”,城镇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了应保尽保,城镇中低收入居民和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条件明显改善——他们不仅有了住房,更有了幸福家。
桂文选是今年元旦搬进御江半岛的一名新业主。在此之前,他们一家三代一直挤在东新村那间不到7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这一挤就是29年。2018年,东新村棚户区改造项目正式启动以后,桂文选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第一时间便签了约。
从客厅、厨房、厕所紧凑在一起的蜗居房,到宽敞明亮150平的四室两厅一厨两卫;从脏乱的街巷,到环境宜人的江景房,棚户区改造为桂文选带来了“做梦都想不到”的变化。
御江半岛小区居民 桂文选 新房子厨房进来两三个人还很宽裕, 以前的很窄,现在的灶火大,炒菜几分钟就炒完了,以前那边就要小火慢慢炒。新房子南边是长江后面是万达,风景好买东西也方便。感谢党,如果没有棚户区改造,我一生可能也住不上这么好的房子。
在武穴,享受到棚改政策红利的不止桂文选一人。“十三五”时期,全市共有1500余户棚户家庭从低矮潮湿、漏雨透风的棚户中,搬进了宽敞明亮、配套完善的集中成片小区。
武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 郭丹东 “十三五”期间,我们先后争取危改补助资金7040.229万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853 户;共发放住房租赁补贴666户102.44万元,配租和配售保障性住房1426套;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工程19个,惠及2100余户市民。
老旧小区改造是武穴市在2020年启动的“党建引领城市社区基层治理”工程,作为“全省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武穴市以回答好总书记交给湖北“必答题”为政治担当,把党建引领加强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作为“一号工程”。
作为首批16个老旧居民小区改造点之一的江海小区,2020年8月,在小区综合党支部的宣传引领下,党员群众积极响应,主动参与筹资改造。经过一个多月的改造,曾经的老旧散小区摇身一变成为现代文明社区。
江海小区居民代表 居春娥 刚开始儿子买这个房子,我真的是不愿意,一进门破破烂烂,说不出来的味道。现在小区党支部争取到这个改造项目,小区环境变化非常大,我感觉非常好。
武穴市委坚持把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基础工程,科学划分235个居民小区,建立小区综合党支部231个、楼栋党小组890个,党员中心户2145户,全市6000余名在职党员干部纷纷到居住地小区报到,实现党员下沉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让小区居民真切感受到“党组织在身边,党员在身边”。
杨子小区居民 范丽红 现在党委政府抓小区治理带来的变化显而易见,小区环境变好了,党员直接联系帮助我们,业主与物业公司变得和谐起来,我觉得小区更像一个“家”。
龙洲新天地小区综合支部书记 刘贞立 在“八小时之外”能够为我们小区的居民做点事,我感觉很有面子,有时吃点苦也值得!
梅园小区党支部书记 卢红升 自从小区组建了党支部,成立了业委会,引进了公益性物业,小区矛盾纠纷有人调解、群众有地方说事议事、环境卫生有人打扫,我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小区肯定会变得越来越好。
通过改造升级,小区的硬件设施逐步完善,文化生活也是多姿多彩。党支部牵头,业委会搭台,业主来参与,生活圈里“月月有活动,次次有惊喜”,小区居民生活更加多姿多彩。据统计,全市城区有300余支广场舞、票友团、文艺队等各类团队活跃在各小区,成为小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武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 郭丹东 展望“十四五”发展,我局将科学制定并认真实施《武穴市城乡建设“十四五”规划》,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努力提升居住品质; 科学编制老旧小区改造计划,解决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突出的问题,实现老旧小区整治共建共享。扩大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以保障性租赁住房为着力点,完善基础性制度和支持政策,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从“有住的”到“住得好”,从“基本可居”到“持续可居”,十三五期间,武穴市民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随着各项利民政策的出台,更多人的安居梦得以温暖和呵护,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随之大幅提升。
END
全媒体记者丨陈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