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武穴人民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阔步前进,谱写了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的壮丽篇章。为全面展示“十三五”以来我市取得的巨大变化和辉煌成就。1月18日起,开辟《回眸“十三五”奋进“十四五”》专栏,讴歌我市“十三五”以来各行各业的巨大变化,展望我市“十四五”美好愿景。动员和激励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为建成“一区四城”、实现“当好黄冈排头兵、挺进湖北二十强、奋斗全国百强县”总目标,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激发全市干群的创业干事的斗志。
冬日的武穴,暖阳高照。在广大农村,正展现出一派物阜民丰的美丽画卷:各种应季的农作物纷纷上市;一辆辆大型的货车正奔忙在田间地头,把武穴的农副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在过去5年时间里,我市的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5年前,全市农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不足13000元, 2020年底,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848元。
农业是第一产业,而水稻种植又是农业中的重中之重,保证全市粮食生产,是我市发展各种产业的基础。“十三五”以来,我市始终将粮食生产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每年均完成下达的任务。
花桥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任 张从德 花桥镇是我市的粮食生产大镇,在十三五期间,粮食的单产和总产有了显著的提高。第一是因为国家项目的实施,总体减轻了农民的投入负担,第二是科技培训提高了农民的素质,第三是得益于农机装备的配备,所以在粮食的单产和总产提高比较显著。
“十三五”期间,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我市大力调整农业结构,鼓励和扶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油菜产业是我市现代特色农业中发展得最为迅猛、农民受益最大的产业。目前武穴已成为湖北省“油菜大县”,并荣获“中国油菜之乡”美誉。油菜产业也成为受益群众最多的产业之一。与此同时,各种特色产业遍地开花,“一村一品”、一镇一产业成为我市农业的主要特色。佛手山药、雷竹、畜牧、水产养殖等产业也逐渐成为我市的特色拳头产品,在全国均占重要地位。
五年前,武穴市鸿林畜禽养殖合作社还是一家只有几千只鸡的小型养殖场,现如今已经拥有了4条自动化生产线。谈起五年来的变化,该合作社负责人韩佳不无感慨。
武穴市鸿林畜禽养殖合作社负责人 韩佳 这几年里,在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养鸡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建成了4栋鸡舍,每栋存栏鸡达5万只,成为了一家大型养殖场。
目前,我市依托畜牧全产业链项目建设,优化生猪养殖布局,推行“育繁养宰销”一体化融合发展新格局。据统计,2015年,我市只有1个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经过5年的发展,2020年,又培育创建各级示范区2个。2015年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分别为56家、579家,截至2020年底,已分别增加到387家、942家。示范区和合作社涵盖着我市农业各主导产业,在去年扩面的基础上稳步增长,推动了我市农业产业化扩面向纵深发展,极大带动了全市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武穴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段昌福 展望“十四五”发展,我们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加快建设,力争把我市打造成黄冈市农业农村发展的名片、湖北省农业农村发展的样板。
END
全媒体记者丨晓斌 王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