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长江云平台账号

万众一心 战胜疫情 | 一家三口同上抗疫战场

这是个普通的家庭。夫妻俩胡义兵、胡晓春加上独生子胡可都是武穴市卫健系统的基层职工。鼠年春节前夕,胡可刚刚迎娶了来自广东梅州的漂亮姑娘邓宸,小俩口还沉浸在新婚的喜悦甜蜜中。

这也是个特殊的家庭,当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后,胡义兵、胡晓春夫妇和儿子胡可全部挺上一线,成了同一个战壕上的夫妻兵、父子兵、母子兵。三个勇敢的“白衣战士”,日夜奋战在抗疫最前沿。

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挺身而出,义不容辞!

胡可:等到春暖花开时,我再陪你度蜜月

胡可生于1993年,2012年从北京武警部队退役,先后在武穴办事处计生办、武穴市三医院工作。去年腊月十八与22岁的广东姑娘邓宸“千里姻缘一线牵”。新婚燕尔的小俩口原本计划鼠年的大年初一到广东给(岳)父母拜年,算是度蜜月,可疫情暴发打乱了一切。

防控阻击战的号角刚一吹响,胡可便第一个上了战场。他来到社区,进入确诊和疑似病例家中搞消毒杀菌,每天还要给社区居民量体温。工作量大,胡可几乎每天都要加班至深夜,但他只管埋头苦干,从未抱怨过一句。穿着厚重防护用品,如厕比较麻烦且费时,为了不耽误工作,他强忍着口干舌燥,白天几乎不喝水。因为防护服和面罩透气性差,这个身材高大魁梧的年轻人常被闷得浑身燥热,汗水直流,一整天下来,从头到脚都是湿漉漉的。常常是等到忙空了,送来的盒饭早已凉透,但他毫不在意,匆匆扒完饭又投入到战斗中。为了方便工作,也怕给家人带来传染风险,他主动将自己“隔离”在单位一月有余,没住几天的新房只留着新娘空守。

“累吗?”几天前妻子与他视频通话时,胡可仍在一线忙碌。

“一天下来,腰酸背痛。不过还好,比起新兵连训练时算不得什么”。这位身高1.83米的健壮小伙子,说话时还偶尔会露出几分羞涩,给人一种坚毅、稳重和实诚的感觉。提起妻子邓宸,胡可心里满是愧疚。她不远千里嫁给自己,新婚没几天就让她一个人独守空房;也会担忧她一个人在家生活不习惯,有没有好好吃饭,没有亲人朋友在身边,会不会感觉孤单……实在想念对方了,两人就开会儿视频。深明大义的邓宸鼓励他:“小可,我能照顾好自己,你在外面要多保重,安心工作,别忘了每天晚上给我报个平安。为你点赞!为你加油!”

在胡可的QQ空间里,有这样几段文字:“在这个时代,战士是最需要的。十年前,我是北京武警部队的一名持枪的战士。现在虽然退役了,但在我的心里,我仍然是一名战士,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一定会冲锋陷阵。我认为,战士并不一定要持枪上战场,他的武器也不一定是枪弹,可以是知识、信仰和坚强的意志。战士的使命是在暗夜里燃起火炬,给人照亮道路,使他们走向黎明……

“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最吃劲的关键时期,我责任在肩,不敢有丝毫马虎,不敢有丝毫懈怠,不敢疏漏任何一个环节,不敢漏测一个体温,不敢漏消杀一个角落,因为我深知‘堤溃蚁穴,气泄针芒’的道理,我不能因为我个人工作上的一点点疏漏而给疫情的蔓延埋下隐患……

“邓宸,我对不起你。等到春暖花开时,我一定陪你去广东看望我们的爸妈,好好陪你度蜜月!邓宸,我爱你!”

胡义兵:战斗结束后,我要好好睡一觉

今年51岁的胡义兵大学毕业后一直在计生局工作,工龄已有30年,是卫计系统的一名“老兵”,2019年上半年起任卫健局卫校负责人。

新冠肺炎阻击战打响后,根据组织安排,他负责武月国际大酒店医学隔离观察点的日常工作。近二百名密切接触者,仅是日常的医学观测和处置、物资的领取和分发、每天上报的数据把关、观察点的夜间值守,以及满足他们的饮食起居和其他需求,其工作量就是难以想象的,而整个隔离点的工作人员只有七八人。

人手紧缺、物资紧张、工作琐碎,而且风险高、责任大,谁都知道,这是一副沉重的担子。胡义兵没有退缩,没有讨价还价,默默地扛起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人手不够,就一个人当三个人用,有什么工作他带头上,工作量大,就吃住在岗位上,不舍昼夜地干;每天都处于紧张的战斗状态,常常干到凌晨两点。物资不够,就积极主动地申请和筹集,常常一个人骑着辆电动三轮车在路上跑;隔离对象的诉求,想方设法去解决;情绪上的波动,尽力去疏导,把他们当做自己的亲人朋友设身处地的劝慰。这段时间辛苦的工作引发了胃溃疡旧疾,只要不按时吃饭就会胃疼,严重的时候甚至会疼得浑身冒冷汗。同事们都劝他按时吃饭,注意休息,但一遇到紧急情况他仍是第一个往前冲。

来来回回、楼上楼下,人前人后,白天黑夜,像一只拧紧了发条的座钟钉在岗位上,不知疲倦地“滴答”着,守望抗疫战斗胜利的到来。

“这段时间来,我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过四五个小时,而且常常被手机铃声吵醒,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不过,既然上战场了,我们就是一名‘战士’,只能够向往冲,不能够往后退!加油,老婆!加油,儿子!……”胡义兵发在他们家“相亲相爱一家人”微信群里发出一段文字给全家人加油。他还发了一张自拍照片。照片上的他陡然增添了许多白发,满脸的倦容,双眼布满了血丝。但是,他的目光依旧坦然而坚定,刚毅而果敢。

“等抗疫战斗结束了,我要好好睡一觉”。胡义兵这条硬汉子,真的太累了。


胡晓春:最美的“战疫印章”

今年50岁的胡晓春是武穴血防所的一名医师,她体态丰腴,生性乐观,为人豪爽,做起事来风风火火,一双大眼睛特别漂亮,有几分像《北京人在纽约》里的阿春,好多人便亲切地叫她阿春。

去年腊月二十六的晚上,她的哥哥因交通事故不幸身亡,让全家都陷入了沉重的悲伤中,身患多种疾病的八十岁老母亲更因无法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伤痛,终日以泪洗面。

刚操持完哥哥的丧事,原本想在过年时期好好陪伴劝慰母亲,却不料新冠肺炎阻击战打响了。她将母亲安顿好之后,强忍着悲伤来到楚天大酒店医学观察点,迅速投入了战斗中。

在观察点,她有双重身份,既是管理人员,负责近百号人的吃、喝、拉、撒等后勤保障工作,又是一线医务人员,平均每天工作时间达十三个小时以上。

她每天和其他医务人员一道,24小时不间断地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密切接触,进行健康监测和服务。按时给他们测量体温、送餐送水等生活物资,还要进行生活及医疗垃圾收集,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尽力让每一个留观人员感受到“隔离不隔心,隔离不隔爱”。

2月18日是阿春五十岁的生日。这天,在武月隔离点的老公胡义兵特意抽空送上一碗牛肉面,外加两个煎鸡蛋,由工作人员帮他转递了这份特别的生日礼物。

这是他们半个多月来的第一次见面。老公戴着口罩,阿春带着厚厚的防护面罩,二人相隔着十来米远,四目相对,用眼神对话。此情此景,不免让人想起了苏轼的《江城子.记梦》中的“尘满面,鬓如霜,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见面不过匆匆几分钟。老公挥了挥右手,示意她快进去趁热吃面,然后打了一个OK的手势,便转身离去。目送渐渐远去的背影,阿春突然鼻子一酸,几颗豆大的泪珠溢出眼眶,顺着她挺拔的鼻梁两侧流成河,又滴落在厚重的防护服上。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有千千万万个抗疫战士日夜奋战在一线,他们置自身的性命安危于不顾,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斗争,用血肉之躯为我们筑起了一道道安全的屏障。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超越了生死,穿透了黑暗,点燃了希望,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

胡可一家三个“白衣战士”,只是千千万万个抗疫战士中的缩影。他们是勇敢的战士,是平凡的英雄,是凌雪的寒梅。

来源 |  楚天关注  仅作分享之用,文章及插图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联系我们删除

整编 | 武穴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 1791754982@qq.com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鄂ICP备18025580号-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