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长江云平台账号

花桥镇:377处“安全哨兵”精准布防 守护暑期安全

“这里没有救生圈,赶紧通知村里备齐”“地图显示这是水田,虽然水浅,但不得不防”……7月22日,走进花桥镇,只见一群佩戴统一标识、手持特殊地图的工作人员顶着烈日正忙碌奔走在辖区各水域,他们边巡查、边记录,汗水模糊眼睛,却守护了全镇百姓的生命安全。



7月,花桥镇创新启动镇村两级“哨兵模式”,镇级巡查队抽调精兵强将,4组共8人,由退伍军人、武装干事、经验丰富“老花桥”组成,重点时段不间断巡查;村级由村干部、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组成专业巡查队伍,近两百名“安全哨兵”正全天候、无死角守护全镇377处重点水域,杜绝溺水隐患。


“按图索骥”、精准布防

377个风险点尽在掌握



与以往不同,今年花桥镇的防溺水巡查有了“秘密武器”——一份精心制作的重点水域风险地图。这份地图上,清晰标注了全镇377个水库、池塘、河流等易发溺水事故的关键点位。镇级巡查队员们人手一份,真正实现了“按图索骥”、精准布防。



“以前巡查靠经验、凭记忆,难免有疏漏。现在地图在手,哪个塘、哪段河,一目了然,巡查效率和针对性大大提升”一位镇级“哨兵”队员指着地图告诉记者。每天下午2点到9点的高风险时段,这些手持地图的“哨兵”们对全镇重点水域,开展地毯式巡视。



他们的任务明确而关键。一是及时发现并劝阻试图私自下水游泳或嬉戏的未成年人,并第一时间联系家长进行现场教育;二是仔细检查每一处是否按要求配备了“四个一”救命设施,即醒目的警示牌、能用的救生圈、牢靠的安全绳、够长的救生竿,确保关键时候“拿得出、用得上”。仅7月上半月,镇级“哨兵”们就成功劝离了32名靠近危险水域的青少年,并及时修复补充了17处应急设施。


立体防护,高效运转

“人力+科技”上好“多重保险”



“哨兵模式”的防溺水工作新路径,为花桥镇构建了“人防+物防+技防+心防”立体防护网。一是责任压实到人。对377处重点水域实行分包责任制,确保“片片水域有人管、段段河岸有人巡”。二是科技赋能监管。在事故易发点增设智能监控探头,如同“天眼”般24小时守护,与地面“哨兵”形成互补。三是安全意识牢固。镇村巡查队员们结合日常巡查路线开展“敲门行动”,截至目前,已发放防溺水宣传单5000余份,举办暑期安全课堂9场,通过真实案例和互动演练,让安全知识入脑入心,努力实现“监护人知风险、未成年人有意识”。



“以前最怕孩子偷偷跑去玩水,现在看到这些带着地图、装备齐全的‘哨兵’天天在河边巡逻,还跟孩子讲道理,我们心里踏实多了!”村民王女士看着正在河边耐心劝导孩子的“哨兵”队伍,由衷地感叹。这个夏天,花桥镇的“安全哨兵”们正用坚实的脚步和全天候的守护,为孩子们筑起一道看得见、摸得着的生命防线,让碧水之畔再无遗憾。




通讯员/方萌 王裕丰


鄂ICP备18025580号-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