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长江云平台账号

大法寺镇:多措并举织密防溺网 齐抓共管筑牢安全堤

盛夏热浪席卷,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大法寺镇未雨绸缪,以高度责任感与紧迫感编织一张覆盖全域、责任明晰、措施严密的防溺水"安全网",为未成年人暑期安全构筑坚实屏障。

防溺水工作,关键在责任,核心在落实。大法寺镇党委政府将保障未成年暑期安全摆在突出位置,多次组织召开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推进会。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防溺水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确保各项措施落地生根、见到实效。全镇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家庭尽责"的工作格局。

责任压实在一线,安全堤坝层层筑牢

在镇党委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大法寺镇迅速构建起"镇主导、村落实、组响应"的三级责任体系,将压力传导至最末梢。全体驻村干部如钉子般下沉一线,以查阅台账、实地检查、随机暗访等方式,直插村组工作末梢,对危险水域警示标识、救援设备配置、重点时段巡查值守等关键环节逐一"过筛子"。发现问题当场交办、限期整改,确保责任链条环环相扣、不留死角。镇级层面建立常态化督查机制,对各村(社区)履职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实现险情预警、响应、处置"一条龙"闭环管理,真正把安全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措施运用在当下,物防基础面面俱到

大法寺镇对辖区内河湖、水库、池塘、沟渠等风险水域展开多轮"拉网式"排查,建立详细台账,确保每一处危险水域都高标准配备"四个一"救生设施。在驻村干部多次下村督办下,近期已对全镇范围内发现的标识模糊、救生圈老化、绳索破损等进行了全面彻底地更新与补充。同时,镇政府通过张贴公告、村广播、微信群等途径,积极呼吁村民珍视这些公共应急资源,主动参与监督与维护,共同守护家门口的"生命防线",确保关键时刻应急设施能"拿得出、用得上"。截至目前,更换补充救生圈18个、补充救生绳17条、宣传横幅60条,更新警示标识牌30块。

宣传教育在日常,安全意识切切在心

大法寺镇坚持"人防""物防""技防"三管齐下,以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绷紧思想"安全弦"。各村组微信群高频推送权威防溺水知识及真实警示案例,让"水边有危险,下水需谨慎"的警钟长鸣不息;学校与村居紧密协作,在暑期前及假期中多次开展防溺水知识小课堂,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清晰界定监护责任,为"家庭看护"这一关键环节拧紧螺丝。部分村组还创新利用无人机进行高空巡查与喊话提醒,"技防"手段的应用进一步延伸了监管的触角。宣传内容直抵人心,形式丰富多样,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浓厚氛围。

下一步,大法寺镇"万无一失"的决心和"一失万无"的警醒,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将防溺水安全网织得更密、护得更牢,为辖区群众、特别是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筑起一道冲不垮的"防护堤坝"。

通讯员/夏婷 郭芷依


鄂ICP备18025580号-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