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1234”工作法,源头防范化解风险
——看湖北武穴市如何提升非煤矿山安全管理水平
“2024年,武穴市15家露天非煤矿山实现无生产安全事故目标,这是‘1234’工作法在实践中应用的证明。”近日,湖北省武穴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胡志华如是说。
记者了解到,为提升辖区非煤矿山安全管理水平,武穴市应急管理局创新推出“1234”工作法,即通过严格监督检查、印发两个清单、聚焦三个重点、盯紧四大板块,有效推动辖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中,武穴市应急管理局灵活运用“查、督、处、报”(突出审查、现场核查、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复查、暗访明查、迎接检查;发函督办、电话督办和现场督办;事前处置、发生事故后的应急处置和对违法违规企业的处理;受理举报、信息上报、情况通报和媒体专报)四种手段,积极强化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工作,着力提升非煤矿山安全管理水平。
据介绍,该局开展一系列专项检查和整治行动,涵盖消防安全、违规作业、自救器专项整治等多个领域,有效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截至目前,该局累计检查非煤矿山企业43家次,消除隐患394项,立案查处违法案件35起。
为推动非煤矿山企业抓实安全生产工作,该局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要求,印发《工矿领域安全生产“两个责任”清单》,即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明确各部门及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责任,推动将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为贯彻执行好‘两个清单’,我们对12个镇(街道)、经开区及相关部门的责任进行分解,明确各单位安全生产责任人,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武穴市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基础股工作人员徐文明介绍。
与此同时,各镇(街道)、经开区及相关部门积极行动,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时排查整改安全隐患,确保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武穴市应急管理局聚焦用好“一系统”“一平台”、抓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做好重点时段风险防控三个重点,着力推动企业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记者了解到,在武穴市应急管理局的指导帮扶下,目前辖区已有12个矿区接入湖北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已通过在线监测排查整治安全隐患86项。同时,该局围绕“武穴市风险隐患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工作,邀请黄冈市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就“武穴市风险隐患监测预警平台”应用召开现场培训会,督促各非煤矿山企业完善平台内的企业基本信息和隐患风险点,加快推进平台应用,切实做到隐患报警及时响应、及时整改。
与此同时,该局结合《武穴市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方案(2024—2026年)》,明确任务、厘清责任、列出清单,落实非煤矿山安全联络员制度,通过“责任+落实”“帮扶+督导”方式,组织骨干监管人员、相关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专家对安全隐患比较突出的非煤矿山企业进行逐一“会诊”,帮扶其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我们不仅对自身企业进行了全面安全评估,还针对企业特点制定了个性化的安全生产方案,从源头上防范安全生产风险。”武穴市梅府矿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饶旺告诉记者。
此外,该局通过专项检查、明察暗访和监测预警平台巡查等方式,做好重点时段风险防控。截至目前,该局已推动企业整改重点时段问题隐患126项,向非煤矿山企业发送提醒、提示并推送极端天气预警信息32次。
武穴市应急管理局通过盯紧安全培训、基础管理、风险管控、隐患治理四大板块,着力筑牢非煤矿山安全防线。
在教育培训方面,该局督促辖区非煤矿山企业将《事故应急处置规程》《事故举一反三制度》《企业内部报告制度》和岗位“四知卡”纳入岗前培训,并指导企业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着力增强员工安全意识、提升应急能力,鼓励员工积极举报问题隐患,形成安全生产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在应急管理部门的指导下,我们通过系统培训,让每位员工都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营造‘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的良好氛围。”武穴市民本东南矿业有限公司安全部部长叶鹏告诉记者。
在基础管理方面,该局推行《矿山“三同时”管理制度》,强化“一矿一表”“一人一档”“一车一卡”规范化管理,推动非煤矿山企业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使矿山安全生产管理更加精细化、科学化。
在风险管控方面,该局积极指导非煤矿山企业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并组织专家对企业风险点进行“会诊”,建立矿山风险隐患排查标准清单,以便企业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防范遏制各类事故。
在隐患治理方面,该局要求非煤矿山企业隐患治理必须有方案、有措施、有时限、有责任人、有资金保障,对重大隐患治理实行挂牌督办,积极指导企业按照既定方案进行整改,确保隐患整改到位、不留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