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长江云平台账号

武穴市:坚持创新强会赋能商会发展 助力武穴县域经济行稳致远

图片
关  注

武穴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做好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部署要求,全面实施基层商会组织建设提质工程,坚持固本强基、创新驱动、产业强会,为商会发展赋能添彩,全力服务武穴县域经济提能增效。


一、强基赋能,铸就商会发展“红色之魂”


聚焦理想信念教育。围绕“两个健康”主题,教育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组织全市基层商会开展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宣讲活动,通过解读工作报告,邀请会员企业畅谈使命愿景,激发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责任担当。

聚焦商会党建引领。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进商会党建“两个覆盖”。全市16个基层商会均已成立党组织,其中12个镇(街道)商会党组织书记由副科级以上熟悉统战工作的党员干部兼任。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定期组织商会党组织书记述职、党务工作培训和“两优一先”评选表彰活动,实现党建会建融合发展。

聚焦协商建言议政。通过“资源共享、阵地共用、活动联办、工作联动”等形式,组织“协商在一线”“检察开放日”“宪法宣传周”等活动,组织企业代表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非公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建真言、献良策,为市委市政府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出台营商环境政策措施等提供参谋。


二、创新赋能,激发商会发展“内生之力”


聚力改革创新谋发展。改革商会服务模式,制定出台《武穴市工商联(总商会)轮值主席(会长)工作办法》,进一步发挥副主席和副会长作用,让企业家站前台、出主意、唱主角。组织各商会党组织及会员企业开展“破冰闯新路、聚力促发展”等系列活动,在“破冰讲堂、破冰聚会、破冰实践”中加强沟通交流,形成比学赶超、抱团发展的良好氛围。

聚力科技创新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时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我市以科技创新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重要切入点,结合黄冈市教授回乡“千人计划”,促进商会资源共享、产业提能升级。摸排在外武穴籍专家教授2557名,助力引进123人,聘用65名专家教授到民营企业担任“科技副总”,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供“智力”支撑;鼓励和协助会员企业在关键技术、核心领域、新兴产业方面进行专利申报,以知识产权优势掌握国内外市场话语权。今年以来,全市有20多项成果在民营企业得到转化应用,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0.2亿元。

聚力服务创新稳发展。市工商联借助非公经济投诉服务中心平台作用,扎实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印发《惠企纾困政策汇编》,深入各镇(街道)商会和园区进行宣讲。各商会通过开展“大走访”活动,共摸排出205家企业涉及融资、用地、用工等问题271个,已解决问题137个,协助各涉企部门兑现惠企资金3645万元。


三、产业赋能,书写商会发展“建功之志”


当前,武穴市90%的生产总值、税收、就业、技术创新等都来自于民营企业。在商会带领下,民营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以产业成果带动乡村振兴,以产业发展吸引招商引资,以产业变革引领绿色发展。

聚能乡村振兴显本色。汇集民企力量,不断探索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乡村振兴长效机制,扎实推进“万企兴万村”活动。先后组织动员参与乡村振兴企业201家,结对151个村,投入资金2.9亿元,吸纳就业2390人,实施帮扶项目76个,投入助学、助医、救灾、修桥等各类公益资金累计达1269万元。

聚能招商引资添亮色。各基层商会充分发挥人脉多元、联系广泛的优势,通过举办联谊会、恳谈会、项目推介会等活动,招商引资、以商招商,围绕“找资源、建渠道、勤联系、求突破”,着力在“走出去、效果实”上下硬功。今年以来,共挖掘招商线索111条,促进项目落地29个,投资金额27.7亿,为武穴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

聚能产业变革增特色。各基层商会积极弘扬企业家精神,倡导民营企业以产业报国为己任,扎实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祥云股份在绿色高效化肥产品与增值肥料新产业上寻求更大突破,跻身2021年湖北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欧雷玛、泛力科等多家高端企业聚焦“光芯屏端网”产业。运鸿集团发挥“互联网+田园综合体项目”优势,探索“产业联盟+互联网”新型产业发展模式,培育经济新动能,引领产业绿色健康发展。

来源:同心武穴

鄂ICP备18025580号-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