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长江云平台账号

武穴:锚定四大主导产业冲刺“全国百强”

武穴:锚定四大主导产业冲刺“全国百强”

武穴港是长江十大深水良港之一。依港而建、因港而兴的武穴市,血脉里流淌着工业的基因。这里拥有全球最大的核黄素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磷酸一铵生产基地、全省最大的水泥熟料生产基地、黄冈最早的本土上市公司。眼下,武穴又吹响了新一轮“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的号角:锚定四大主导产业冲刺“全国百强”。

2021年10月底召开的武穴市第九次党代会,全面开启了冲刺全国百强县市的“武穴征程”。

黄冈武穴市委书记 胡昊:“未来五年,全市的总体目标,是形成与冲刺百强相适应的综合实力、战略功能和体制机制。推动在全省‘三百梯队’中位次前移。”

锚定百强目标,武穴提出了实现“三个倍增”的具体目标,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在“十四五”末冲刺600亿元。同时,将医药化工、绿色建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作为全市冲刺百强的四大主导产业。

黄冈武穴市科经局党组书记、局长 徐军浩:“武穴的化工、医药、建材产业都是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都在步入百亿规模。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这两大产业也在强势崛起。”

新型建材是武穴的重点产业。“十四五”期间,武穴为绿色建材产业定下新目标:冲刺百亿产业,力争2022年总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2025年总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目前,民本矿业年产450万吨氧化钙、国鼎华明年产180万吨纳米钙、长江矿业300万吨钙基系列新材料等一批深加工项目已经开工或即将投产。

黄冈武穴市科经局党组书记、局长 徐军浩:“武穴石灰岩资源丰富,探明储量约20亿吨。高峰期全市建材企业100多家,形成了‘遍地采矿’的繁荣景象。但是绝大多数企业都在‘卖石子’,氧化钙、纳米钙等一批项目投产后,将推动整个产业从粗放经营向精深加工转变。”

医药化工是武穴的另一传统支柱产业。“十四五”期间,武穴将以祥云集团、广济药业为领军龙头,着力打造维生素、荧光增白剂、磷化工、氟化工、兽药世界级制造基地,实现医药化工产业规模300亿元。

黄冈武穴市科经局党组书记、局长 徐军浩:“下一步要壮大龙头,支持祥云集团、广济药业实施大企业战略,同时补齐产业链条的短板,医药行业要在下游的成品药、生物制品、疫苗制剂等方向发力,化工产业重点发展氯化工、氟化工以及涂料等精细化工,大力发展食品级、电子级磷化工产品。”

冲刺全国百强,一手推动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无中生有”培育新动能。武穴市抢抓沿海电子信息产业转移机遇,成功招引37家企业,建成电子信息产业园,最终目标是建设鄂东最大的光电子生产基地。武穴还借力深水良港,整合现有10多家船舶制造企业“退城进园”,引进大型船企及配套企业,全力建设湖北省智能化新能源船舶产业园,打造以智能船舶制造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产业。

武穴:一颗小石子“三级跳”冲刺百亿产业

武穴的传统建材企业,几乎都是以骨石料加工、销售为主业。在当地政府引导下,他们中的一批龙头企业悄然开始转型升级,走上了石灰岩精深加工之路。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两家龙头骨料生产企业的“三级跳”之旅。

最近,在武穴市马口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园的一处工地上,工程车辆往来穿梭,产业园的第一个项目——年产450万吨的氧化钙项目正在一天天长高。

湖北民本钙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叶旭玉:“目前在建的是一期项目,计划投资5亿元。目前已经完成了主体设备的建设,我们计划在今年底之前全部完工。”

民本钙业的母公司民本矿业成立于2005年,是武穴市最大骨料初加工企业,年产值18亿元,税收1.8亿元。传统砂石骨料加工,会产生大量沙尘、尾泥等废弃物。2018年,公司着眼综合利用,尝试多元化经营,一颗小石子在这里被“榨干吃尽”。

湖北民本钙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叶旭玉:“这个沙,也算是矿山加工过程当中的一种副产品。我们通过这个大概三到四道水洗之后,这个沙子里面的含泥量是非常低的,它完全可以替代黄沙。通过水洗之后产生的尾泥我们也没有浪费,我们最后把它烧成砖,也实现了它的价值最大化。”

2020年,民本矿业,投资15亿元建设年产450万吨氢氧化钙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是长江流域最大的氧化钙生产基地,可实现年产值30亿元,税收3亿元。这也意味着,凭借一个精深加工项目,子公司的效益将全面超越经营了16年的母公司。

湖北民本钙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叶旭玉:“原来传统的骨料只卖70块钱左右一吨,那么氧化钙能达到600到700元一吨,实现了价值增长大概八到十倍。”

和民本集团一样,国鼎建设集团在武穴投资的建材项目,也开始了转型升级。6年前,它投资的国鼎矿业公司,主要从事骨石料初加工。眼下,它投资15亿元、年产180万吨钠米钙深加工项目,正在热火朝天施工,有望于明年6月投产。

国鼎建设集团副总裁、钠米钙项目负责人 冯涛:“两个项目都是用溶剂石灰岩作为原料,但是经过深加工做成纳米级的碳酸钙之后,我们的产品单吨的销售(价格),可以达到4000到5000元。”

纳米碳酸钙号称“工业的味精”,广泛地用于塑料、橡胶、环保和医药化工等领域。2吨石灰岩可以生产1吨钠米钙,高附加值产品为企业发展打开了无限想象空间。

国鼎建设集团副总裁 钠米钙项目负责人 冯涛:“作为一个矿业的投资,我们的年产销售额大概在四到五亿元,但是我们国鼎华明纳米碳酸钙的整个项目全部投产之后,产值可以达到20亿,税收可以将近2亿元,整体的销售规模得到大幅地提升。”

武穴:矢志技改 医药化工企业驶上“快车道”

技改是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催化剂“。今年1至11月,武穴入库技改项目39个,完成投资近35亿元,其中技改投资占比54.8%,在黄冈排名第一。技改,也让当地一批传统医药化工企业走上了发展“快车道”。

最近,祥云股份30万吨合成氨项目试投产,第一批液氨产品顺利下线。

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秘 查炎华:“这个项目投产之后,它每年能为企业增加15亿元左右的销售收入。它每年能为集团公司增加3亿到5亿元的净利润,应该说对我们整个公司的经济效益的支撑非常高。”

祥云集团是全国百强化肥生产企业,2020年产值66亿元,是黄冈产值最大的企业。30万吨合成氨项目同时也补齐了企业供应链上的一块“短板”。

湖北云华安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周飞:“因为液氨本身也属于危化品,它的采购和运输,主要受到国家节假日和天气的影响。采购这一块成为公司生产的主要瓶颈,这个也是我们为什么上这个项目的主要原因。”

30万吨合成氨是祥云集团“十三五”期间实施的重点技改项目,也是湖北省磷化工产业发展战略的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21亿元,采用了多项国际国内一流的先进技术。

湖北云华安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周飞:“比如说多喷嘴水煤浆气化技术、低温加甲醇洗技术、卡萨利氨合成技术等。通过这些新技术运用,可以提高了我们的煤炭转化率,降低了我们的能耗,同时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技改也为龙祥药业股份公司注入了新动能。龙祥药业是中国兽用原料药生产10强企业。2021年,企业以“退城进园”整体搬入马口化工园为契机,开始了新一轮大规模技改升级。

湖北龙翔药业科技股份公司副总经理 吴祖彰:“我们这个项目以‘退城进园’为契机。在安全、环保两个方面进行了升级改造。比如像我们以前的老厂房,都是一个敞开式的,现在我们的新厂房设计全封闭式的,这是非常有利于废气的收集处理。”

龙祥药业的老厂位于龙坪镇五里村,厂区面积狭小,设备陈旧,存在安全隐患,同时紧邻长江大堤,不符合国家环保要求。“退城进园”之后,不仅企业面貌焕然一新,还能享受园区集中供气、集中污水处理、公共消防等服务。更重要的是,技改延伸了企业的产品链。

湖北龙翔药业科技股份公司副总经理 吴祖彰:“以前储备的很多产品都可以在园区里面得到生产。整个销售的情况,老厂区那边以前最好的年份也就是3亿多元,我们这个项目达产了之后,年产值可以达到10亿到15亿元。”

在武穴,一批医药化工企业以“退城进园”为契机开始进行技术改造。中牧安达、灵泽药业、美天生物、鸿鑫化工、奥德赛等企业都对产品、工艺、安全、环保等进行全面升级,迅速成长为年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

监制:郭小容

编审:徐瑗

主编:刘骞

统筹:邱惠 周晓焕 李碧荣

记者:湖北广电黄冈融媒体记者站 周航川 郑聪 武穴台刘飞 刘维

通讯员:雷世达

新媒体编审:邓国辉

新媒体编辑:徐珊珊


鄂ICP备18025580号-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