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铸造武穴转型升级“核动力”
——写在武穴市跻身全省科技创新二十强县市之际



百亿祥云
8月22日,从江城武汉传来喜讯:武穴市被省委、省政府授予“2016年度全省科技创新先进县市”。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历经一年多的孜孜创新和加速奋进,武穴“当好黄冈排头兵、争创全省二十强”的凌云壮志,从梦想照进现实,在81个县市区中位居第四名,比上年度进位十七位,成功跻身“全省科技创新先进县市”行列。

黄冈市委书记刘雪荣、武穴市委书记郝胜勇、武穴市长李新桥到智轩科技调研创新工作
2016年,武穴科技事业取得了五个前所未有的成绩:
科技成果增速前所未有。专利申请量突破400件,其中发明专利332件,发明专利授权26件,比2015年的98件和14件,分别增长了238%和64.3%;
成果转化成效前所未有。科技成果转化达12项,比上年度7项增长71.4%,其中5项被省科技厅列为全省100项重点成果转化项目,迅达药业转化武汉工程大学《一种合成洛索洛芬中间体2-(4-溴甲基苯基)丙酸酯的新工艺》发明技术,达到年产150吨洛索洛芬钠的生产目标,年新增销售收入15800万元,上缴税收1619万元,成为企业利润新的增长点;
科技支撑经济发展作用前所未有。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6.94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7.81%,分别比上年度增长42%和26.2%;
领导重视科技创新力度前所未有。省市领导多次深入武穴调研,省科技厅、市科技局从政策、资金、项目上给予倾斜支持。武穴市委、市政府出台“科技金九条”全力支持创新创业;
科技部门形象提升前所未有。武穴市被授予“全省科技创新先进市”,在2016年黄冈市科技创新综合考核中位居榜首,武穴市科技局2016年获武穴市直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胜单位、武穴市人大对政府部门工作评议第一名、全市履职尽责优秀单位等。
科技创新,已成为武穴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动力”;在“加快建设创新强市,争创全省县域经济重要增长点”的征程中,正涌动着科技第一生产力的澎湃春潮。

1

政策激励:
厚植企业创新创业“土壤”
6月20日,武穴市召开科技奖励大会,100多位企业家和科技工作者被奉为座上宾。对10家科技创新企业、10位科技创新人才、21项科技进步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成果鉴定、省级创新平台、发明专利、科技成果转化等派出660万元“大红包”。
这已是武穴连续第5年发放科技奖补资金。此次奖补项目数量和奖补额度均为历史之最,比2015年300万元增长了220%。

武穴市科技创新大会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为黄冈县域发展排头兵的武穴市,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和实施“双强双兴”战略的新时期,书写武穴发展新高度,是时代赋予的命题。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
武穴市秉天时、拥地利、兴人和,实施科技强市战略,厚植创新创业“土壤”,出台系列扶持政策,播撒科技创新需要的阳光、雨露,引领创新、创造、创富潮流。
武穴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科技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科技创新在市委、市政府工作中的笔墨一次次加重。
市委书记郝胜勇、市长李新桥多次带队深入企业,现场办公,协调、解决企业创新发展中的难题;5月20日,郝胜勇赴远安县为祥云集团排忧解困,为企业“壮腰”。

重奖十佳科技创新企业和十佳科技工作者
出台《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武穴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和《武穴市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支持激励创新;
体制改革,机制创新。2016年,武穴市人民政府大气魄地出台“科技金九条”新政。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省级科研平台认定、成果转化、科技成果鉴定等列为重点奖励项目:
对首次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一次性奖励12万元,对新认定为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奖励4万元;对企事业单位取得科技成果的,一次性奖励8万元;对新认定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校企共建研发中心,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获得发明专利的个人和单位分别每件奖励1万元和3万元。
科技奖补资金,从2015年的300万元,增加到2016年的600万元,2017年的800万元;奖补力度不断加大,落实企业研发经费加计扣除优惠政策,2016年减免税收达4320万元。
强有力的政策扶持,看得见的真金白银,激发了全市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内生动力。科技创新由政府推动,转向全民推动,掀起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新高潮。

阿里巴巴产业科技园启动
5月12日,泰山石膏(湖北)有限公司技术主管曾现伟将今年专利申请材料上交到武穴市科技局,去年公司申报2件发明专利,今年,公司计划再申请2—3件。
无独有偶,湖北扬飞减震器有限公司、黄冈昌耀电力器材有限公司、湖北佳洪生物饲料股份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成长中的中小型科技企业也相继递交了高新产品或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书,科技强企已成为共识。
武穴市委书记郝胜勇表示,创新创业是“四大行动”的动能所在、活力之源。武穴的目标是全面建设创新强市,推进创新创业行动,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增动能,为加快经济发展添活力。

今年,武穴市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值等多项科技创新指标纳入镇处党政领导班子及市直部门工作目标考核体系。
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新一轮科技创新“大合唱”,正在武穴大地铿锵唱响。
2

政产学研 :
聚集创新创业力量源泉
2016年10月29日,武穴市举行科技创新大会暨互联网+校企联盟对接大会。会上,武穴市政府与武汉轻工大学签订市校合作框架协议,广济药业与湖北工业大学、祥云股份与华中农业大学等19个互联网+校企联盟对接项目成功签约,18所高校的73名专家教授与武穴69家企业现场对接。
“打造武穴经济升级版,就必须走政产学研合作之路,聚智借力引进一批高新技术项目,攻克一批关键技术,研制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当天,武穴市人民政府市长李新桥铿锵有力的声音响彻会场。

武穴市政府与中科院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
科技引擎,人才支撑是关键,校企合作是路径。武穴市以企业为主体、技术为纽带、高校和科研院所为重点,推广“部门联系学校、院系结对产业、专业扶持项目”的合作模式,培育企业创新之“脑”。
这是一条搭建平台、大揽天下英才的聚智之路。
武穴市相关领导多次赴省进京,向高校、科研院所“抛绣球”,开推介会,洽谈合作。不到2年时间,建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校企共建研发中心5家、院士专家工作站6家、7个高规格研发基地;17名大学教授到企业任科技副总。
这是一条紧盯市场,靶向技术攻关的兴企之路。
湖北美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生产的氟苯尼考,所需原料溴素,资源紧张、污染大,产品无市场优势。通过牵手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创新“氟苯尼考的合成方法”,降低成本,避开同质化、低水平恶性竞争,一举成为行业翘楚,产品远销德国。
成都彩虹中南公司生产电热毯需要大量穿线工,随着人工成本上涨和招工难,成都彩虹中南公司与武汉纺织大学联姻研发电热毯穿线机,破解困扰企业自主研发的难题。该项目投产后,年节约人工、场地成本2000万元;同时,该公司借智武汉工程大学,改进液体蚊香芯棒工艺。

武穴市人民政府与武汉轻工大学开展市校合作
这是一条助推成果大转化,专利申请大突破的加速之路。
一年多来,武穴市引进转化科技成果20多项,登记重大科技成果23项,专利成果转化率达75%,规模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产值占总产值的60%以上,实现经济效益5亿元。
从市政府帮“企业融资”到“搭台引智”,武穴市广开政产学研合作之路,凝聚了科技创新合力。目前,已有125家企业与全国40多个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新建科研延伸平台34家,实施校企战略合作项目120余项,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12亿多元。
科技力量汇聚而成的强劲暖流,正通过这些创新平台,奔涌在武穴这片生机勃发的土地上。
3

项目驱动: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2016年12月14日,黄冈市人民政府向武穴市人民政府发来贺电,祝贺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为黄冈首家外贸出口突破1亿美元的企业。
纵观祥云集团的发展历程,每一次跨越,都伴随着技术革命;每一次腾飞,都离不开科技项目的开花结果。

祥云集团
近3年,祥云集团每年开展18个以上课题项目研究,仅工业磷铵母液制备聚磷酸铵新工艺开发项目,带来年经济效益6000万元以上。工业磷酸二氢结晶母液制备磷酸二氢钾项目实施后,年新增销售收入3.75亿元,利润4000万元。
祥云集团的强势腾飞,是武穴市以科技项目驱动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浪潮中一朵浪花。
2016年,武穴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家,经省科技厅、省统计局批准登记高新技术产品12个,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4家,高新技术产品达65个,涌现5家省级创新型企业,4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逐步形成以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和先进制造等领域高新技术为主的产业集群。
实施科技项目,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作为科技工作直接职能部门的武穴市科技局,沉入一线,主动作为,展现出履职尽责、服务企业的担当精神。
2016年初,武穴市科技局组建3个专班,局班子成员带科室分片包干,走访调研企业60多家,摸清企业技术需求61项,分解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目标,加强与财税等部门联系,协调解决企业项目申报过程中的难题。

迅达药业磷霉素车间
在武穴市科技局的奔走支持下,全市企业实施本级科技计划项目80多个,省级以上科技支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计划等项目19项,争取项目资金1671万元。
龙翔药业实施的三类新兽药-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的研究开发,获得500万元支持,形成2项科技成果,3项自主知识产权。
泰山石膏湖北有限公司进行生产工艺改进研发,节能降耗20%;
迅达药业承担的“手性合成年产2000吨左磷右胺盐产业化项目”一经投产,产品供不应求。
一批批科技项目的落地、开花、结果,推动了产品的更新换代和企业的转型升级,也带动地域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全市已形成以先进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和环境保护四大领域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结构,四大领域占全部高新产业的比重达到99.2%。
围绕优质稻、水产、牲猪、茶叶、山药等产业,选派4名省级科技特派员和13名市级科技特派员,以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带服务的形式,解决农业技术难题20多个,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10多项,建立双低油菜、佛掌山药等6个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中国(武穴)无人机与机器人应用大赛
目前,武穴已创建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3个,省级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2家。争取农业国家和省科技计划项目5项、项目资金450万元,带动基地、企业投入项目建设资金1650万元,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
武穴风禾食品新开发出“山药排骨汤”“山药羊排汤”等特色农产品,一年多已累计卖出了10多万罐,农业+科技,正助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科技兴则产业兴,科技强则动力强。创新驱动战略,正为武穴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助力“四大行动”提供强劲而持久的动力;实干的武穴人将科技创新这盘棋越走越活,在武穴加快建设创新强市、争创全省县域经济重要增长点的征程中,铸造澎湃力量。
请输入验证码